2021-10-27 1434 蘇州和塑美
10月22日,廣州市召開全市生活垃圾分類處理工作推進會。根據會議通報,廣州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已提升至較高水平,今年以來重點行業持續推進生活垃圾源頭減量工作。會議通報稱,廣州未來還將加推措施方便社會各界參與垃圾分類,并輔以執法嚴查不落實垃圾分類責任行為。
根據官方會后通報,今年以來,廣州市進一步加強垃圾分類全鏈條科學管理。在前端分類投放上,對全市垃圾分類投放點進行整體優化提升,高標準建設星級垃圾分類投放點1500個;在中端分類收運上,加快收運處置一體化改革,新建、升級改造垃圾壓縮站20座、垃圾收集站(房)120座,配置分類收運車輛3500余臺、分類運輸線路1480余條。在末端分類處理上,五座資源熱力電廠二期項目點火試燒垃圾,廣州正式邁入原生生活垃圾“零填埋”新階段。在資源回收利用上,廣州已建成智能化網點320座,天河區員村新村、長興科技文化廣場和越秀區起義路等“兩網融合”網點被打造成典型示范,廣州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40%以上。
下一階段廣州八項舉措構建垃圾分類新發展:
一是持續提升投放環境。進一步鞏固拓展“回頭看”成果,著力加強垃圾投放點日常保潔管養,嚴格落實作業標準、規范和要求,確保每一個投放點有人盯、有人管、管到位,保持投放環境的干凈整潔。
二是全面規范收運秩序。加快推進生活垃圾收運處置一體化改革,嚴格實施“專桶專用、專車專收、專線專運、桶車一色”,進一步優化收運時間和線路,配齊配足分類收運車輛,嚴禁“混收混運”。
三是推進“兩網融合”建設。充分利用橋下空間、現有環衛設施等資源,加大“兩網融合”網點建設力度,補齊再生資源回收網點缺口。對已建成網點進行全面檢視,理順管理運行機制,打通“環衛網”和“回收網”堵點,構建銜接順暢、運轉高效的“兩網融合”機制。
四是加大設施建設力度。統籌規劃建設大中型生活垃圾壓縮站,規范垃圾臨時收集點(吊裝點)作業管理。按照可回收物回收處理體系建設規劃,加快啟動資源化利用基地(園區)規劃選址工作,進一步完善再生資源回收體系。
五是抓好農村垃圾分類處理。堅持城鄉統籌、因地制宜、分類施策,結合鄉村振興和農村人居環境整治,健全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體制機制,抓好基礎設施配置,提升收運處置能力,完善資源回收系統,突出廚余垃圾不出村特色,進一步夯實“戶投放、村收集、鎮轉運、區處理”體系。
六是強化考核執法監督。嚴格實施垃圾分類考核制度,以考促改、以考促進,全面壓實責任。加強第三方評估,把問題發現在苗頭、解決在萌芽,不斷提升工作實效。加大執法力度,嚴肅查處不履行垃圾分類管理責任人責任、不分類投放、隨意丟棄垃圾、混收混運等行為,樹立法治權威。
七是推動分類習慣養成。緊緊圍繞“提高公民文明素養和社會文明程度,推動群眾習慣養成”目標,堅持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,策劃形式多樣、喜聞樂見的主題宣傳活動,深入實施“小手拉大手”知識普及和社會實踐活動,加強垃圾分類志愿服務,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,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。
八是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。堅持科技賦能垃圾分類,發揮創新驅動作用,加強互聯網、大數據、信息化、智能化等技術應用,推進垃圾分類處理信息平臺建設,加快實現全過程智能化監管,向信息化要管理方法、手段和效能,切實提升垃圾分類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。
蘇州和塑美科技有限公司專注高性能功能新材料的研發、生產和銷售,產品涉及全生物降解材料、熱塑性淀粉材料、環保阻燃母粒等。聯系電話:400-865-6070,更多資訊請訪問和塑美科技官方網站:www.www.kanghuilani.com。